关于过程论者和结果论者

写在 2020 考研初试成绩出分后

写在前面

前阵子和一个好朋友聊到 过程论者结果论者 ,很有感触。

以前的我大概是个 结果论者 ,但是经历多了发现绝大多数事情的结果并不会如自己所愿的那样,或者说结果不会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后来我就变成一个 过程论者 了。转变大概是大三参加的那次美赛吧。大二也参加过,成绩惨不忍睹。以为大三经验还可以,总得拿个比上次好点的奖吧,事实上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但是回过来仔细想想,其实那段训练 + 比赛的时光更值得回忆。

看着上面的照片,比赛最后一天通宵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从凌晨 1 点的第一稿论文,一直改到上午 8 点的第五稿论文,原来自己也是可以这么拼的。

关于考研

始终绕不过这个话题。

前阵子是 2020 考研出分的日子,算是意料之中吧,没有上岸。也有点小意外,就是分数比预期低好多,有点不敢相信。不过之后其实也就释怀了,毕竟自己已经准备直接工作了。

记得分数还没出之前在 Jellow 上提问过关于未来选择的事情。给我触动最大的是这位热心即友的评论。

原来还是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最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放在半年前,或许从未想过半年后的自己会这么坚决地选择直接工作。

经历过考研,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曾经问过自己很多次读研为了什么。现在有了明确的答案。是的,主要就是想弥补一下高考的遗憾,没有去名校或许是我至今最大的遗憾。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国那么多考研的学生中,目的也不会一模一样。曾经的自己也是幻想过要认真搞科研,想写 paper 参加顶会发顶刊。但是真正了解过之后,发现那样的生活并不是我真正喜欢的。

诚然自己当初是因为喜欢 人工智能 选择了转专业,因为我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 ,无疑不是让人向往的领域。可是我读研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研究生学历更有竞争力,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未来组成家庭。但是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自己就算研究生读完找工作的话,也不会去找 算法岗 的工作,因为自己对那方面其实不太感兴趣,更喜欢的是 开发岗 。就想自己平时喜欢写代码和写文字一样,因为我觉得代码和文字可以让我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那是一种热情。既然如此,那工作相关的和自己研究生读的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早点进入互联网行业打拼呢。

再回过来说,虽然自己考研失利了。原因自己其实知道,一方面是自己的复习方法不对,一方面是因为其他事情分心了。其实都是自身的原因。没考上就是没考上,我不会去找什么借口。但是反过来回忆那段时光,不管是暑假每天 6:30 左右离开宿舍,晚上 10:30 左右到宿舍,还是十月十一月的复习崩溃期,又或者是最后十二月明知复习不完了却依然没有选择放弃的时光,其实都是值得回忆的。

即使在考研复习的那半年,我也依然会经常发朋友圈,分享食堂吃到的好吃的饭菜,分享随手拍的照片,分享听的歌等等。因为我一直没有把考研当作生活的全部,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毕竟把一件事当成生活的全部,那样活着真的好累。还记得有次学妹找我的时候,提到发现我朋友圈一点考研的负能量也没有。是的,我不太喜欢发负能量丧的东西到朋友圈。一方面是影响自己心情也影响微信好友,另外一方面我并没有觉得考研是件痛苦的事情。我把它看得很开,所以并不会太陷入其中。

关于感情

前段时间和一个认识没多久的朋友一下子讲了几乎全部自己的情感史。发现原来自己从初中到大学,也喜欢过四五个女生。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没有在一起。有些成了好朋友,有些已经形同陌路。但是即使现在,我仍然觉得那些喜欢的过程仍然是美好的。

再谈过程论

其实 过程论 在我看来应该偏向于回忆。我是个很喜欢回忆的人,所以我选择将美好的、值得纪念的事情会记录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我也经常会在睡不着的夜晚,一个人翻翻自己的朋友圈。很多时候都会觉得以前的自己好幼稚,什么都喜欢发朋友圈。有些有意义的但是幼稚的又或者难过的事情我会锁起来,自己一个人欣赏,有些没意义的我会删掉。 保留朋友圈的干净,其实蛮好的。

但是我深知,要朝前看,不能活在回忆中。

再谈选择工作

一月份的时候,自己在家看了很多和工作有关的文章,也做了笔记。发现比起学校学的书本知识,我更喜欢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比如产品,比如运营,比如理财。这些我都有所涉猎,我并不是个满足于现状的人,我很喜欢吸收新知识。虽然自己是个写代码的,但是对于产品、运营、投资、理财等都有兴趣。

不想继续读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怕自己继续读书又是只会书本知识,没有什么实际动手能力。所以我想先去社会上锻炼锻炼自己,至于之后还会不会再次返回学校,那再说吧。

自己一直都比较喜欢和比自己大(不是指年龄,可以理解为经历丰富)的人接触,因为和他们相处,总能学到自己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上大学时,自己所处的圈子有限,差不多都是身边的同学。但是意外接触到一些已经在工作和读研读博的人,偶尔和他们聊聊,或者看看平时的朋友圈动态,都会感觉圈子不一样格局也不一样。其实早点接触圈子不一样的人,是会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认知的。

写在后面

正如某位热心即友所说“趁年轻,拼一拼”吧。

转载需要保留原始链接,未经明确许可,禁止商业使用。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本博客已稳定运行
本站总访问量 本站总访客数
Built with Hugo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